闲读《文案三章》
一次小阅读实验

如何用2小时快速读完一本书?

王佩老师谈及他和朋友的聊天,方法是“先狼吞虎咽一口气读完,再细嚼慢咽”。可以从2/3处往后读,如果好,再从1/3往后读,开头留到最后,避免给自己“一定要老老实实从头读到尾”的错觉。

目录可以细读,附录可以细读,序言可以细读,注释脚注可以细读,甚至是版权页,也可以细读。

收到《文案三章》,翻作者后记,提到北京出版圈的“双鱼会”群里基本都是他的责编,感觉有趣。

先看目录,第一章“原则”讲方法论,第二章“讨论”看来是密密麻麻的编辑问答录,第三章“体验”评点不同书的文案,既有评点单本书文案,也有评点同一本书的不同文案。再看附录,把全书评点过的图书版本按顺序一一列出,在未来还可以按照这个附录检索阅读。

从2/3开始读正文,也就是第三章。循着线索,一段一段文案品读。阅读并不轻松,既要了解原书,也要思考文案异同,还要咀嚼作者思路,几条信息脉络在大脑里如高速公路网来回穿梭。

穿花拂柳,留意到一条有趣的引用,作者在第305页提到周振甫先生《文章例话》里的“四看”,并拿来分析《围城》不同文案的视角和用心,逐条解说。看得头昏,心想“四看”到底是什么意思?随手一搜,谷歌跳出吕祖谦的《古文关键》。

再找《文章例话》原文,周振甫也是引用的吕祖谦。

吕祖谦写得很简明:

学文须熟看韩、柳、欧、苏。先见文字体式,然后偏考古人用意下句处。第一看大概主张;第二看文势规模;第三看纲目关键,如何是主意首尾相应,如何是一篇铺叙次第,如何是抑扬开合处;第四看警策句法,如何是一篇警策,如何是下句下字有力处,如何是起头换头佳处,如何是缴接有力处,如何是融化屈折、剪裁有力处,如何是实体贴题目处。

周振甫在这个基础上,分析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,主旨侧重抒发不得意,叙述服务于抒情,篇幅结构松散,铺叙次序交错,“可悲”慨叹贯穿全文,家庭变动也在字里行间可见一斑。

读了吕祖谦原文,看周振甫,觉得他有自己的演绎,读完周振甫,再返回看作者对《围城》四段文案的评点,仍觉得作者有自己的演绎。似乎都和原文稍微有些偏离。也许每个人的视角不同,难以榫接卯连。也许是我读得还不够多,不解其中意。

*****
Written by 加一条鱼 on 11 August 2021